中南大校园诗人群携《山湖集》献礼母校七十华诞

发布者:周苏展发布时间:2018-10-23浏览次数:579

   10月21日上午《山湖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诗人诗选》新书发布仪式暨诗歌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文贵、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胡德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校友会秘书长蔡晖、著名诗人、《山湖集》主编王键和阿毛等。

   30多位省内外著名的评论家、诗人出席了本次会议:李少君、王家新、娜夜、谷禾、霍俊明、张执浩、李鲁平、李建华、刘诗伟、梁艳萍、荣光启、沉河、黄斌、川上、刘洁岷、夏宏、亦来、夏雨、谈骁、程峰、程韬光、刘静、翟俊武、谢华扬、陆海峰等,参会《山湖集》的作者代表有:甘超逊、徐阳光、袁雅蓉、胡丹丹、黄晓春、陈瑶、王晶等。新书发布仪式由胡德才主持。


   王文贵副书记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南大浓厚的热爱诗歌的传统,指出《山湖集》是一部凝结了众多优秀校友诗人的文思才情与匠心独运,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生活的热爱,温暖、朴素而有力量的诗集,希望诗集能够越办越好,吸引更多校友创作投稿,引导更多在校师生热爱文学、热爱诗歌,让中南大出现更多拥抱文学的人、有情怀的人。并对以诗人王键、阿毛校友为主编的编委团队的辛苦付出和北京校友会对诗集的资助表示了感谢。

   谈到《山湖集》出版的意义及成书历程,王键回顾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学校园诗歌的盛况并解释了《山湖集》书名的由来:“聚集36位诗人的《山湖集》的出版又为母校的庆典增添了一份诗意的色彩。《山湖集》书名的由来是,中南大分为两个校区,一个是首义校区,有留下千古诗篇的蛇山和黄鹤楼;一个是南湖校区,饱受湖水灵气浸润。生活就像山湖的倒影。山湖之中有炊烟有市井,山湖之中有诗意、有诗歌的回响、有诗人的倒影。汇山湖之灵秀,聚诗人之精气神。我们的校友诗集就要体现这样一种格局、情怀和精神。”


   他表示诗人向大学校园以抱团集结的方式回归正在形成一股潮流,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现象。前有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湖北大学已经出版了校友诗集,北大、复旦、华师大、吉大等高校也在编辑出版自己的校友诗集。对于诗集的出版,王键感谢学校和广大校友的热情帮助。他说,今年是母校七十周年华诞,《山湖集》的出版将为母校的庆典增添一份诗意的色彩。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写诗、读诗、爱诗,光大知识分子诗人写作的传统,用诗歌的火焰照亮山湖,照亮我们的生活和人生。

   在北京校友会秘书长蔡晖及《山湖集》主编王健、阿毛向学校赠书仪式后,参加发布会和研讨会的诗歌界/评论界的嘉宾由《山湖集》展开了对中国八九十年代校园诗歌这段历史及其意义的讨论。诗歌研讨会由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荣光启主持,诗歌研讨会上,近三十位与会诗评家、诗人轮流发言,就诗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诗歌创作各抒己见。嘉宾还现场就收入《山湖集》里的诗人作品作出精彩的评价和点评,集中点评了王键、阿毛、程峰、夏雨、尹与、刘静、朱建业等人的作品,给出了高度评价。

   著名诗人、《诗刊》副主编李少君认为,中国诗歌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抒情性,这个抒情型就是中国人擅长用情来编制他的世界和天地。他读过《山湖集》后,这一点感受特别深刻的,因为大部分诗歌主要的部分还是抒情型的诗歌诗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里面也包含了这一系列的情感:爱情、友情、亲情等等,这一点其实也是武汉包括武汉高校的一个特点。


   著名诗人、人民大学教授王家新评价到,中南大这些诗歌写得都很灵动、自由,不像中文系写的诗那么拘谨、模式化,没有文学专业的负担。王家新认为,王键和阿毛做了一个很好的工作,诗歌的火把不能熄灭,要一届届地传下去,要不断坚持下去并在坚持中不断成熟,不断走向新的境界,让诗歌永远伴随着我们。


   著名诗人、《十月》杂志社事业发展部主任谷禾认为,中国新诗的一百年,逐渐形成了新诗的传统,但作为一个高校,学子集中的地方,要有自己的小传统,要在自己的后继者中传承,他认为王键、阿毛以后还要编诗集,就是为了形成一种以中国诗歌百年背景的小传统。


   著名评论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研究员霍俊明认为,《山湖集》的出版印证了历史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这些诗人在当时也好,在当下也好,我觉得还应该有其他除了诗歌之外的痕迹,这就是常说的诗歌的历史感。


   著名诗人、《汉诗》主编、省作协副主席张执浩在讲话中说,《山湖集》把一些失散在各自的世界中的游子召唤到一起,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现在很多出版社都会出版一些大学生的诗集,这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唤起我们的一种情感。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写作、编辑诗集把更多年轻人吸引到我们身边,才能体现它真正的价值。


   著名评论家、诗人、省作协副主席李鲁平对《山湖集》予以高度评价。称这是一本质量较高的诗歌集,从头到尾质量都很高,有很鲜明的自觉性,比如王键的《夜航》,阿毛的女性思想等,有些也有鲜明的抒情性,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职业背景,是中南大文化的一部分,非常有价值,北京来的专家也说了这里面有很多高质量的作品,他觉得这里面的作品非常干净、简练、从容!


   著名作家、评论家,《长江丛刊》社长、主编刘诗伟说,这个集子有校园作品,有后校园作品,后校园作品就是离开了学校的一些人的诗歌。《山湖集》的出版对推动非文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文学、从事诗歌写作的意义是很大的。


   著名诗人、长江文艺出版社诗歌出版中心主任谈骁担任过湖北大学《沙湖诗风》、武汉大学《珞珈诗派》,中南大《山湖集》的责编,他提到在编这三本书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这三个学校诗歌的精神和气质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说武大《珞珈诗派》偏向思辨的,为个人确立精神肖像的诗歌气质。而《山湖集》的作者背景更多的是政治法律,这种很强的现代精神体现在了他们的写作中。而这也是《山湖集》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著名诗人、摄影家、平面设计师川上谈到了“下海”——这对中南大这群诗人而言是很重要的。“它是在海里,在经济的浪潮里,所以在刘静的诗歌中我感受特别深切,我觉得她的诗是一种疼痛之思,比如她写道的‘淬火而出的躯体,如一只疼痛的夜莺’、‘我恐惧你的野心,你无序疯长的欲望’。这样一个巨大的改变对我们心灵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我觉得经济大潮下生活的改变,为我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学子们、诗人们缔造了独特的写作背景。”


   程韬光表示自己真切地感受到在座诸位都怀着朦胧的巨人精神,怀着“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的梦想,努力想让中华民族在千年沧桑的奔波中,充满诗意,拥有少年精神。继而他提出了“如何写好诗?”的疑问,稍作停顿后自己做出了回答:“我以为,好诗来自于诗人对人生状态的准确领悟和体察,来自于诗人心灵那映照世态炎凉、风雨自然的纯净。这份纯净和感动,既是诗歌的生命,也是诗人之为诗人的基本特质。只有纯净的诗人心灵,才会有纯净的诗人品质,最终才会有纯净的伟大诗歌。”


   诗人、《山湖集》作者翟俊武则在发言的最后表示:“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请把我埋在‘诗经’里。因为我的家乡就是《诗经》的故土,也欢迎大家到我们那里去。那里也是红色的土地,大家去了必有收获。因为诗歌,我们的灵魂才有了安息之地。”引发了在场经久不绝的掌声。


   诗人们一边回顾着过去,一边展望着未来。在谈到未来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时,著名诗评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夏宏认为,我们都是在建设人文的容器,诗歌诗集就是一种容器。我们都在寻找精神和心灵的出口,诗歌是能通向内心的一条路径。高校作为启蒙的地方,不应该仅仅只有规矩式的教化,还应该开启、点亮。著名诗评家、诗人、武汉大学教授荣光启则谈到,我们更应该讨论的是如何延续当代中国与诗有关的资源,来再造那个使我们写诗的那种环境。各种类似的讲座、活动我想都是为了凝聚再造一个能够产生诗的氛围。


   著名评论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胡德才提到,《山湖集》的出版对大学的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是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的。既是一种总结,也是一次再出发。“我们非常鼓励学生创作,学生一进校都配备了教师给予指导,现在已经有学生写出了不错的短片小说,也有学生的诗歌在一二九大赛上取得了名次。”


   著名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夏雨说:“最终是诗歌使我们相聚。我非常感谢它。我感觉今天是一个家庭的聚会。刚刚也说到很多高校都在编诗集。我想大学就是一个房子,我们都在房子里聚过,但诗歌才是我们真正的家。”

   阿毛说:此书编入了一大批优秀的诗歌,这表明中南大有一批优秀的诗人,但以中南大诗人诗选这种集束的方式亮相尚属首次。《山湖集》的出版不但是对中南大诗人写作的一种梳理,是对80年代以来的校园诗人写作一种传承、也是对中南大更多校园诗人的成长的一种激励。她希望诗歌刊物、评论界、媒体能持续跟进关注财经政法专业出身的中南大诗人的创作。  (校友工作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