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王利明:四十年民法学术,多彩的人生侧影

发布者:周苏展发布时间:2019-09-23浏览次数:1166



来源||法治周末


编者按:

作为恢复高考后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代人,“60后”虽曾历经动乱,但他们之中不少人得以告别蛮荒的精神世界,拥有被知识浇灌的青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60后”精英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法学大家王利明、女排教练郎平、科学家施一公、企业家张近东、财经作家吴晓波……他们见证了这个国家的伤痛与巨变,共同书写着祖国的精彩华章。

王利明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李建伟


   2018年12月15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多家单位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法学发展暨王利明文集典藏本发布会”。会上发布的王利明民法学研究系列(典藏本)文集完整收录了王利明教授在民法领域的代表作品,共计13卷1000余万字,整整码放两大箱,现场诠释了何谓“著作等身”。


   如用一句话概括王利明教授的40年学术成长历程与共和国的关系,可谓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历程的一个缩影。他既是40年来我国法学研究、教育与法治建设事业亘久有力的推动者、参与者,也是法治建设事业的时代受益者。


   作为追随其6年的求学弟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来写先生,姑用6个关键词描述吾师40年学术生涯的多彩侧影。 

  勤奋第一

   检索四十年来法学学者的著述,王利明教授一直是双冠王,发表数量(论文与专著)第一、被引用次数第一,可谓高质量、高产量。他在30岁即开始担任院系行政职务,近年来更是担任职责繁重的中国人民大学校级领导岗位,加之民法学研究会会长职务等重要社会兼职,竟能一直保持高质高产,在很多人眼里,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概十多年前,有校外教授问笔者:王利明教授事务如此繁重却如此高产,是如何能够做到的?有无学生的“合作贡献”?这可能也代表了很多人的好奇与疑问。


   众所周知,王利明教授少有合作作品,绝大多数都是独力完成的,不藉他手。那么,他是如何做得到呢?据笔者观察,无他,唯勤奋二字,且是持之以恒、极尽可能的勤奋。


   记得20年前读博期间,在一次短暂的交谈中,王利明教授说,寒假里他完成了一部重要作品,而最令他感到惬意的一天是大年初一,因为无人打扰,可以安静地写上一天!


   这句话笔者记忆深刻,当时既为王利明教授的勤奋震惊,又多少觉得常人难及。多年后看到王利明教授的《我的读书心得》一文,笔者找到了一些踪迹。文中回忆了他刚入人大读研究生的生活:“在那时候,我经常在图书馆一坐数小时,有时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在库本阅览室,我经常见到方立天教授等大师,穿一双布鞋,拎一个水壶,经常在图书馆一坐一天……后来方教授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佛学家、宗教学家,与他‘板凳坐得十年冷’密不可分。”


   作为1960年生人,在最宝贵的青少年时期遭遇无书可读的饥荒,这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对于从小嗜书如命的个体而言,王利明教授更有一番刻骨铭心,这在他的《我的读书心得》一文描述甚细。


   当年恋爱中的王利明教授被师母带去第一次见未来岳父母,见面礼毕,未来岳父母大人沏好茶、削好水果再入客厅,却见这位年轻人掏出怀中一本书正在凝神细读,一瞬间陷入“该不该打扰”的凌乱之中。这足见勤奋是刻在其骨子里的。

 宏大视野

   王利明教授的专业领域是民法学,但事实上,他在商法学(尤其公司法)、经济法学、司法改革等领域均有涉猎且都有重要成果。他历来主张,法学学科有分类,研究者并无藩篱。


   1998年至1999年,王利明教授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归来后带回四十万言的巨著《司法改革研究》,一时间引来恪守学科分界的人们的惊诧目光。


   记得在2000年初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主持的该书研讨会上,尽管王利明教授阐明了上述研究领域主张,还是收到现场听众关于“逾矩”“越界”的声音。王利明教授对此种质疑一直不予认同,最近发表《从学科分离到知识融合》《警惕森严壁垒的法学研究成为“饭碗法学”》等文章更是提出系统性的批评,指出“法学内部各个领域之间森严壁垒,其实是法学发展的大碍。饭碗法学不仅仅阻碍了研究者去全面认识人类社会活动的机会,而且排除了法律人去培养自己跨学科认识能力的可能性”。


   王利明教授更宏大的视野,就是当代中国的法治事业,绝不拘泥民法之一隅。这从他这些年来的法律杂文就可见一斑:《愿中国民法典屹立于世界民法之林》《把视野放在中国法治事业中》《构建市场经济体系的关键是激活市场》……

家国情怀

   学以致用、有益社会、报效国家、造福人民。这是王利明教授等一代法律学人的自然情怀,也是强烈的入世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伴随王利明教授学术历程的,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商事立法历程。他先后参与《经济合同法》《合同法》《专利法》《产品质量法》《物权法》等重要法律的起草、修订,向全国人大提交几十部有重要价值的咨询报告,提出过许多立法建议,作为“两高”特约咨询员参与数十部司法解释的制订,提出的很多观点、立法原则、司法政策被相应法律文件所采纳,目前更是全身心投入到民法典编纂中。


   在他看来,作为一个学者,研究法律的所有出发点是为了实现人文关怀,保障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也即杂文集《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这一文如其名的核心法律理念。十年前王利明教授回顾亲历法治建设三十载说,“我毕生研究民法,在我看来,民法的终极价值就是对人的关怀”。


   近距离观察,王利明教授的家国情怀中也有浓重的家乡情怀。


   十多年前的一个隆冬傍晚,笔者把出版社的赠书抬到他家,闯见他看电视转播足球赛。笔者吃惊地问道:“王利明教授也有时间看球赛?”“武汉红金龙要降级了。”他有些沮丧地回答。


   “都怪我送书(输)的缘故。”笔者打趣道。他哈哈一笑,“还是当地政府对足球不够重视,不过湖北体操一直好!”王利明教授的家乡仙桃乃体操之乡,言及此,他不但瞬间转忧为喜,而且骄傲都是不带掩饰的。  

“王老师

   有记者统计王利明教授的各类正式职务不下20种,但他本人表示最喜欢的称呼还是老师。


   他曾多次情景式讲述1990年秋恩师佟柔先生(新中国民法之父)弥留之际对他的病榻嘱托,影响了他一辈子的选择。作为后生的理解,佟老师对于他的嘱托有二,一是搞好民法;二是搞好人民大学的民法。先生可谓践行了老先生的托付。


   王利明教授的育人心得,在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愿终身为师》等文中稍有总结。作为弟子的观察,除了课堂的耳提面命以及他主导的师生爬山(香山)、走湖(未名湖)、打乒乓球等共同活动外,重在对弟子为人处世德行的言传身教,重“立德”。


   与人交往,王利明教授常是一个羞涩的人、一个厚道的人,始终谦和,讲良心、讲对弱者的保护,从未在学生面前臧否过法界同人。即便是遭人误解与非难,他也是提出“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劝善之言。


   在最近的《仁者如射》一文,他借研习射箭的经历来说做人:“说到底,所谓君子之争,其实指向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对于原则问题、底线问题,理当像射箭那样一分高下,但对非原则性的问题、生活琐事问题,就没有必要事事计较、处处争论,非要论出长短、比出高下。”君子之风,溢于言表。


   中央电视台“2007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评委会别出心裁地送他一盆君子兰,他一直养护着,可算是送对了人。 

 散文成集

   一如其为人、为学的谦逊平和,熟读王利明教授法学著述的人们对其文字风格的基本印象,就是平和、平实、准确精当,流畅之外还带有一些程度的繁复(为了反复表达一种观点),有时候稍显简约不足,但从未语不惊人誓不休,也不为新奇、壮丽、灵动、俏皮之语。


   但近年来王利明教授发表的一系列抒情散文、法律杂文作品,颠覆了人们的原有印象,这些灵美的散文、老辣的杂文,还间带有逻辑严密、勾稽有据的考据学底蕴,或远奥、或典雅、或清丽、或雄浑,或思辨,让人看到一个文学上的王利明教授。读者们可以从《法律女神为何蒙着眼睛》《吾辈岂是蓬高人》《寒山寺的钟声》等诸篇一窥堂奥。 

新征程

   再过半载,王利明教授将迎来六十岁生日,其后再过一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问世。


   筚路蓝缕,民法典是全体民商法学人的期盼与骄傲,回诸个人,王利明教授可能更加的心潮澎湃。人入六旬,迎来平生为之奋斗并梦寐以求的巨果,何其豪迈的梦想成真!


   但是,民法典颁布后的中国民法现代化使命远远没有结束。笔者想,王利明教授的民法学术生命也将由此进入第二春。


   回到前文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法学发展暨王利明文集典藏本发布会”现场,王利明教授以自身治学经验梳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民法学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并对未来民法学发展进行了展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民法学始终伴随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推进而不断发展,是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推进的结果,更是对国外先进民法文化的借鉴、吸收、消化和创新的过程。此外,我国民法学的发展始终坚持主体意识,立足中国实际,回应中国实践需求,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法治是中国前途的唯一选择,舍此别无他路。在这一过程中,法学工作者肩负着重大职责和光荣使命,需要每个民法学人的不断的努力和积累。”理性的前瞻与时代的责任,全在其中矣。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商法学教授)

  责编:王海坤

——法制日报·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