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母校之学府春秋⑬ | 中南政法学院重建时期的统战工作

发布者:吕久月发布时间:2021-09-24浏览次数:235

周治华口述  陈博整理

我是1985年来校,任当时是中南政法学院组织部副部长,1988年当部长,1988年当部长,1993年任纪委书记,1997年退休。

1985-1987年,党和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我校牵涉30多人,其中还包括已经不在校的同志。中南政法学院那时刚刚恢复重建,创业之初,各项事业红红火火,朝气勃勃,包括统战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恢复重建了民主党派。

湖北省委统战部对高校恢复重建民主党派工作非常重视,特别是在新办高校中发展民主党派。各个民主党派负责人都先后到我校来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首先组建中国民主同盟会。当时学校有两位民盟骨干。一位是曾昭琼老先生。他文革以前就是老民盟成员。另外一位是从西南政法学院调来的刘顶元,是民盟副主委。学校党委通过这两位老民盟成员和另外一个委员做了大量知识分子工作,在引进人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协助党委去做思想工作,成效明显。正是因为通过民盟,我们党更深刻认识到民主党派是共产党的真正朋友,包括民建、农工、民进、九三学社、无党派人士,慢慢就发展起来了。比如民进郭伯勋主委,对学校的工作总是及时恳切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学校及时调整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党派都是知识分子,其骨干本身德才兼备,在知识分子当中很有威望和号召力。因此,党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通过他们做青年学生和教师的工作,密切党与知识分子的联系,贯彻党的教育事业方针,培养人才。他们真正是发挥了桥梁纽带的作用。

当时我们的统战工作在湖北省反响很大,有一个“双月座谈会”制度。民主党派对我们的工作无话不谈,意见提得很彻底。我们也非常重视他们的工作。无论是他们组织发展还是个人,只要有困难,就根据政策尽量帮助他们。民主党派成员生病或家里遭遇不幸,党委总是首先上门及时慰问。有一个老师,1956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上大学时,仅仅因为穿花衣服,被戴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帽子,给予了警告处分。我们根据民主党派的反映,主动参与调查,很快给他做了平反。我们先后共平反冤假错案十余人,充分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极大调动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我们还推荐10余人担任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协委员、法制委员、省市参事、省市人大代表等。

文章选自《岁月如歌》—校庆60周年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