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会上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2-04浏览次数:448

——记我校2005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熊时实


熊时实1_副本.jpg 

小编按:前段时间,方励的一段演讲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里面有一句话让人印象颇为深刻,“当你意识到生命有多宝贵的时候,你就会特别特别惜命,但惜命的最好方法不是养生,而是折腾自己,把自己的生命淋漓尽致地燃烧透了”。小编面前这个看似柔弱的80后女孩子,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让人听完她的故事后脑海中竟能跳出方励的这句话?

「折腾经历」

·辗转贵阳、武汉、厦门、北京、上海、深圳,一直在“折腾”

·2005年,财大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直接工作,从戴尔管培生到雀巢、强生、辉瑞等多个五百强外企市场部最好的team

·2013年,从北京到上海,加入好姐妹的互联网公司,开始第一次创业

·2013年底,从上海到深圳,和朋友一起,启动一个护肤品项目,开始第二次创业

·2014年,召集两个小伙伴,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2014年10月,新公司创立,筹备产品两个多月

·2014年12月,新产品推出,“弱水三千”耳钉和“莫比乌斯”项链正式上线销售

熊时实说她从小一直坚持自己做选择,哪怕是影响人生轨迹的学业、就业大事,她也都早早给自己定好一条路,不受周围影响。为了喜欢的marketing,更是辗转多个一、二线城市,练就了“能在一天内搬好家”的技能。如今,从500强外企光环中褪去,在职业生涯的第十年,她选择创立自己的珠宝电商品牌——伊予一生,成立自己的公司,享受着职业转型带来的酸甜苦辣。

她在自己的创业日记里写道:“从毕业生到工作的第十年,我仍然还想一切从头开始。”和她对话,总能感受到她的热情和坚定,也慢慢开始理解,对她来说,离开舒适区,面对未知,转向另一个挑战,竟是一种会上瘾的快感。“人生就是很多道不知对错的选择题,你要做的就是让它变成对。”

「个人故事」

Q:肯三番两次放弃那么好的工作待遇跳出来创业,看来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嘛,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了创业的火苗?

A从小我的父母比较有意识地培养我独立做决定的能力。很多当时在小孩子看来的很重大的决定,都是我自己做的,比如要不要跳级、是保送全省第二好的高中还是去挑战全省第一好的等等。后来就养成了自己做任何决定的习惯,也愿意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

正是从小养成的这种面对选择时“不害怕、不后悔”的性格,成为我创业的星星之火吧。当我在几家世界500强公司做了近十年的营销,发现自己很多创新运营的想法都难以实现时,“做一件可以实现自己理念的事情”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燎原大火!

Q:在500强外企一步步好不容易到了manager,为什么选择从头创业呢?

A可能我比同龄人想得多一些吧,在我大概28岁的时候,就在想自己做点事情吧,过了两年,发现外企的风头确实更加不对了。品牌僵化,人员僵化,公司僵化,再好的大品牌,适应不了年轻人和社会的变化,管理层要么就是想变变不了,要么就是还没发现要变化,个人的价值在里面,已经没法很好得到满足了,我不想陷入可预见的无休止的PPT、汇报的未来里面。于是,我选择了离开,决定一切从头再来。

Q:说说你的前两段创业经历吧。

A: 2013年年初,我的好姐妹邀请我加入一个已经做了10年的互联网公司,想要我和她一起做定位、推广等等。去了之后,我第一次清楚的感受到,小公司和大公司的运作方式的巨大差异。比如说,以前在大公司想要推广一个产品,肯定是拍好电视广告、找好一系列的口碑达人,然后花钱、做投放,一个月内哪里都能看到嘛;而在小公司,或者说民营公司,需要的是精打细算、资源置换、创意口碑,靠铺天盖地的广告、撒钱来做推广是不现实的。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在这个项目上继续下去,但这次创业经历算是让我初尝了“创业”这条不归路的艰辛与刺激,同时也让我调整了创业心态,更加务实和接地气。

第二次就是真正的创业了,我和几个在上海外企的朋友一起,策划了一个针对90后的护肤品的项目,然后就来了深圳开办公司。这个项目现在他们也还在做,但在经营过程中可能我们产生了理念上的不同,也没有办法调和,就“和平分手”了。总体上来说,虽然前两次的创业经历没有成功,但我从中总结了很多宝贵的创业经验,为我现在正在做的项目积累了宝贵的技能财富。

「伊予的“前世今生”」

Q:创建“伊予一生”这个品牌的最初想法是怎么来的?

A:当我离开第二个创业项目后,我就一直在思索什么项目比较合适。后来,我们一个几年前远嫁到了日本的同学回国聚会,她聊到她丈夫家是爱媛县一个小有名气的海水珍珠养殖世家,Mikimoto都向他们采购珍珠。她自己很想把优质的产品介绍给中国消费者,但是她完全没有品牌运营的经验,于是就跟我商量。刚开始的时候我告诉她开个微店,以个人代购的方式慢慢去做;后来聊着聊着,发现她的海水珍珠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但它的价值在中国并没有多少人了解。我讲的价值并不是说它作为宝石的价值,而是它作为首饰类产品可以承载的人文价值。现在珠宝首饰的业态基本上也还集中在卖货的阶段,很少有品牌会去沟通首饰对于女性情感上的联系,所以我们当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契机。

Q:“伊予一生”经常提到“唯一”这个概念,唯一性是怎么来的?

A:首先从我们珍珠本身生物属性上来说就是唯一的。淡水珍珠一次可以生产20~30多颗珍珠,而我们的珍珠一生只能生产唯一的一颗珍珠。一个小的贝壳幼苗,大概一块钱硬币那么大,养三到四年的之后,它会长到手机的一半那么大,我们会给它植入一个珠核,这个小圆球会在它的身体里模拟最早天然砂石的效果,让它自己去分泌珍珠质,慢慢形成一颗珍珠,形成的过程大概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一个贝壳大概需要养五到七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一颗珍珠。珍珠取出,贝壳的生命也就结束了,珠和贝都成为了彼此的唯一。其次,我们借助这个特性,在产品的礼盒里,会放上养珍珠的那个珍珠贝,并且打捞制作时间与女士的生日对应,我们在产品和消费者之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唯一性。

Q:你们的客户给另一半送个礼物还要写情书?

A:刚开始的时候是想着要有一个载体去承载感情,如果要定制化,最容易实现的方法可能是刻一个名字什么的,但是还不足够,还是很浅地浮在表面上。真正感动人的是去回忆他们相处过程中那些美好的瞬间,再平凡的一对人,可能他们在一起时间很长(比如有14年、15年的),但还是有他们之间心动的那个瞬间,或者在遇到某些特殊时刻的时候的一些场景,男士在回忆的时候会想起当时的温柔,女士在看到这封情书的时候也会想起来“原来你对我这么好,虽然你平时可能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这个是他们看过情书之后最让人动容的一点吧。

Q:“别人代写情书”这事儿听起来总觉得怪怪的,姑娘会不会埋怨男生不够用心啊?

A:开始我们也想过模仿男人对女人的口气来写,但是后来发现不一定能对得上,就考虑换成了“他”和“她”的故事形式,不一定非要以“我爱你”这种第一人称的表白形式。当然我们也会事先告诉男士,情书完全可以自己写,但是至今只有一个男生说可以自己写,客户一般都是说“啊?我从来没有写过这种东西”,那我们就会“退一步”,要求他讲的故事尽量具体,包含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细节,这样女生看了之后也会觉得这是一种独特的感情的回顾。

Q:做访谈的过程中遇到过特别印象深刻、对方激励了你们的例子吗?

A:前几天,有个85后的男生过来想给女朋友挑选一份情人节礼物。他事无巨细的提问,包括吊坠和项链间的连接处会不会断,带上去会不会歪,情书上的照片选择哪一张好等等。我们从下午6点微信到快晚上10点,他丁点儿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最要命的是他不接受电话,只愿微信文字聊。此时的我早已饥肠辘辘,而且几个小时不停对着手机打字肩酸背痛,确实也有点烦躁了。不过,他突然的一句话让我庆幸我没有过早放弃。他说,他希望自己的听力能再好一点,这样他和她说话时就不会这么辛苦,对方父母的反对意见也就会再小一些。所以,这是他不能跟我打电话的原因。他希望能借助我们的礼物和情书,为她女友增加信心……看着屏幕上他打出来的文字,我的眼眶湿润了,也为自己之前的烦躁感到羞愧。从这个大男孩的身上,我更强烈的感受到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意义非凡,不仅是他,还有不少的客户告诉我们,他们都期望着这份礼物,能够弥补之前对爱人不够关心,不够用心,帮他们传递爱和感谢。

Q:除了情书之外,礼盒里还有什么惊喜?

A:因为很多惊喜需要客户亲自去体验才行,我这里不能透露太多。但我还是可以给财大校友们透露一点,客户在收到礼盒后,可以通过一个二维码查看我们在日本养殖场拍的一个纪实短片。短片以养殖场场长为主线,表现一群普通却又充满工匠精神的人,日复一日做着同样一件事情,只为追求品质和追求认真。那边有一个老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一辈子都在养殖场,但工作起来还是很认真,甚至在内部暗暗较劲,看自己每天插的珠核是不是数量最多的。

Q:那么多文案要做,会不会有“想破了脑袋”的感觉?

A:一开始自己一个人想的时候,确实会有文思枯竭的感觉,后来我们用了“众筹”的方式,一下子就脑洞大开了。我们建了一个伊予智囊团的群,成员大多是同学、朋友和核心粉丝,我们会经常在群里分享一些珍珠的小知识,同时我也会叫他们帮忙献计献策,像“弱水三千”和“莫比乌斯”的文案都是她们想出来的。她们经常会一下子想出二三十套文案,我就拿来放在朋友圈上给大家投票,最后再根据大家的投票来决定用怎样的概念来阐释产品。

创业到目前最大的感受

创业中,行动是第一生产力!我曾接触很多同样拥有创业想法的人,讲到创业的时候热血沸腾、慷慨激昂,但很快就悄无声息了。的确,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客观条件制约,但之所以没有变成实际行动,归根结底,是因为创业之于他们还只是一个想法,落实不到行动计划。而走不出第一步,后面的一切都是空谈。

创业口头禅

常和同事说:“做任何事都需要从大想到小,而不是先只关注细节。”

因为一个人的眼界和宏观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才决定了TA具体的细节是不是能够处理到位,雷军之前说过的“千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错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去年的今天你在做什么?

在上海打包东西往深圳寄,踌躇满志地准备加入第一个真正的创业项目。

明年的今天你会在做什么?

如果顺利的话,我想我肯定还在深圳做珍珠相关的事情,甚至也有可能已经开始在北京、上海筹备开我们的体验店。 

「还需要什么」

下阶段的发展重心会集中在对外推广上,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让更多人知道和认同我们的理念“财富和审美只是首饰的价值之一,更重要的是爱”。

「联系方式」

如果你对她的项目感兴趣,或者想和她聊一聊人生,谈谈创业,那么请快加她的微信号iyonly52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