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闯,在阿富汗一“闯”十年!

发布者:周苏展发布时间:2018-07-02浏览次数:1069

      2008年7月,我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在那个火热的夏天,我的简历和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碰撞的那一刻,便开启了我平凡而又略带传奇的职业之路,开始了我无悔的青春。


十年前,2008年初到阿富汗的王闯

  

王闯与阿富汗人民交朋友


“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是阿富汗;离天堂最远的地方,是阿富汗。”


阿富汗平静的早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毕业后,我第一时间被派往遥远的阿富汗,参建我的第一个项目——援阿富汗多功能中心项目。踏上阿富汗的土地,我才真正体会到“在战乱地区,注定要与危险相伴!”


       2009年1月17日凌晨,一声清脆的枪声惊醒了尚在睡梦中的人们,恐怖分子再一次展开了袭击。霎那间,急促的警报声、激烈的枪战声仿佛就在自己头顶响起,顿时一阵混乱。一切都异常清晰,又似乎一切都遥不可及,我第一次感觉到死亡离自己如此之近。


在袭击中被炸毁的汽车


       此时,项目经理十分冷静,鼓励大家说:“选择到阿富汗来搞建设,我们都有一定心理准备。这里的人民对中国非常友好,相信在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和经商处的帮助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艰难险阻,平平安安回到我们的祖国”。


       他的话让我们每一个员工振奋,也道出了我们每一个海外建设者的心声。


       是的,选择来阿富汗工作,就选择了一种有别于常人的生活,枪林弹雨中求生存,战火硝烟里援建设。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建筑工地上,王闯就援阿国家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与同事交流(来源:新华社)


庆祝当地公路通车的阿富汗儿童


“在阿富汗,安全感是人们最渴望得到的。”


       2017年5月31日,一辆满载着炸药的油罐车在使馆区附近引爆,爆炸声震耳欲聋,喀布尔大地像发生地震般地颤动。望着远处浓浓黑烟,我深吸一口气,镇定下来继续工作,同时做好安抚周围年轻同事的工作。


2017年5月31日,爆炸袭击现场(来源:新华网)


       战火、硝烟近在咫尺;碉堡、岗楼比比皆是,但我们没有退缩,害怕了给自己打气,难过了给自己鼓劲,磨练顽强的意志——我们坚守在阿富汗!


“身处异国他乡,使馆是我们的家,更是我们的依靠。”


       身处异国他乡,又是战乱之地,使馆就是我们的家,更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


       逢年过节,大使和商务参赞都会来到工地慰问一线的工人,并带来慰问品。我们也经常受邀,参加使馆开放日、招待会及迎新晚会等活动,从馆员身上我们看到了不辞辛劳,学到了迎难而上、积极面对;在真诚的交流中,我们与馆员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2018年1月14日晚,中国驻阿富汗使馆响起嘹亮的歌声,使馆外交官与中铁十四局在阿富汗工人代表齐声高唱《咱们工人有力量》。

 

田光磊商务参赞与项目部召开座谈会


“无法言说的艰难中,我也体会到无法言说的幸福。”


       远赴战乱之境,家人的牵挂永远是最沉重的行囊,也是最割舍不下的痛。至今我都清晰地记得,亲人们得知我要奔赴阿富汗时,极力掩饰却又难以掩饰的不安。


       不怎么会上网的母亲,整日坐在电脑面前让别人帮她查找关于阿富汗的资料,每个网页上的只言片语她都不放过,试图给自己找到更多可以放心儿子前往的理由。


  

因为工作不能陪伴在女儿身边,只能通过手机照片以解思念


       为了让母亲放心,我每天都给家里报一次平安,每周跟亲朋好友们聊聊境况。一旦我忙到顾不上跟家里联系,或者亲友们得知阿富汗发生袭击事件时,他们总是千方百计联系我,互相打听最后一次跟我网聊的时间,以确定我的安全。


        每每此时,温暖、感动、愧疚都会一起袭上心头。


一家三口


“去吧!安心工作,家里有你姐姐和弟弟。”


       随着时间流逝,母亲身体越发虚弱,疾病缠身,身处阿富汗的我无法在病床前照顾母亲。2016年8月,母亲由于癌症已历经32次住院化疗,身体虚弱到极点,医生的答复是两个月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一边是不能耽搁的工作,一边是生命垂危的母亲,身在阿富汗工地的我备受煎熬。姐姐和弟弟让我安心在阿富汗工作,他们在国内照看母亲。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无法担负起责任,我满怀愧疚,每天早上的电话成为了我唯一的救赎。凌晨三点,国内时间六点半,询问母亲的情况——母亲又平安度过了一个夜晚;医生查完房,打上针,阿富汗时间六点半,我安排办事处的工作——开始又一天的忙碌。


       那段日子,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生怕醒来后再也得不到母亲的消息,再也听不到母亲那孱弱的声音,每每透过窗子,遥望东方,默默祈祷。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当医院下病危通知书,我赶上最近的一班飞机赶回国内,见了母亲最后一面。她,握着我的手,安详地离开了。


       记得母亲曾经说过:“去吧,每天给我报个平安就行。”可是现在,电话的那头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声音了。


       料理完母亲后事,我收拾心情,再次登上了返回喀布尔的航班,继续我在阿富汗的工作。


阿富汗民众心中的希望之路——贾拉拉巴德公路


时刻警惕,做好安全保护,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阿富汗是中铁十四局集团公司海外事业的一块重要阵地,是我们走出去的起锚地,阿富汗项目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集团公司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一旦网上或电视上出现关于阿富汗恐怖事件的新闻报道,公司领导都会第一时间关心询问,嘱咐我们要时刻警惕,做好安全保护,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参加阿富汗国家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设的中方员工,誓把项目建设成中阿友谊精品工程


       带着领导重托,怀着一腔热忱,现在我已担任阿富汗项目部负责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工作闲暇时间,中方员工与阿富汗工人一起套圈比赛


       针对阿富汗的战乱特殊实际,我们加强心理干预,稳定员工队伍,建立员工心理宣泄室,与使馆等单位积极开展交流活动,设立项目部微信公众号,及时报道施工生产、市场开发等情况,既提升了公司的形象和影响力,又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过年了,大家一起包饺子欢度春节


“事业因我而发展,我因事业而发展,我深感荣幸。”


       今年是我在阿富汗闯的第十年。


       我是一名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父亲,一名不能为爱人遮风避雨的丈夫,对于孩子、对于爱人我都深感愧疚。


       同时,我是一名身处海外一线的商务人,更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我们国家在强大发展的同时,也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致力于帮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走上富强的道路。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能参与其中,尽一己绵薄之力,我深感荣幸。


向当地员工介绍中共十九大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内容


       今后工作中,我和中铁十四局同事们一定会加倍努力,主动适应公司开创“大海外”的新特点,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继续为阿富汗的和平重建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阿富汗国家职业技术学院奠基仪式

                                                                                                                                                                      (王  闯)